报国担当!这份新时代育人答卷“兵力十足”!


——北理工机电学院德育工作侧记

在服务国家重大重点任务中,机电学院200余名师生作为骨干参与国庆70周年庆典工作,300余名学子投身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工作……

在服务国家疫情防控任务中,机电学院以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党支部为代表的师生团队夜以继日全力投入科技抗疫,研发出医院隔离病房自主护理机器人、超能防疫机器人等产品驰援一线,以寸辉、游玉等为代表的学生党员主动请缨参与疫情防控志愿工作,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冲锋在前……

在面对毕业就业的重大选择时,机电学院毕业生奔赴兵器、航天等国家重点领域的就业比例高达80.5%,扎根基层、投身国家重点领域成为一代代机电人的主动选择……

抓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育工作的成效体现在每一名师生面对国家需要的关键选择中。

近年来,机电学院作为第一获奖单位荣获国家科技奖3次,承担重大/重点项目960余项,发表论文28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0余项;新增院士1名,长江、杰青等高层次人才5名,“四青”人才4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项,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创新团队奖1项,兵器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在全国评估中获评优秀……

扎实开展德育工作,构筑师生共育的“德育共同体”,良好的学风、院风为学院的办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注入动力。

微信图片_20221214181300.jpg

机电学院党委书记王亚斌为新教师和学生骨干讲授党课

“新一代要向老一辈学习!传承北理工的红色基因,不怕苦不怕累,发挥主观能动性攻坚克难,把咱们机电学院的兵器精神发扬好。”在北理工机电学院东花园爱国奋斗教育基地,学院党委书记王亚斌正在结合学院的科研平台,生动地为新教师和学生骨干讲授党课,并提出了殷殷期望。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多年来,机电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养时代新人与强化“报国担当”相结合,立足兵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把鲜明的思想引领、扎实的实践教育、全员的育人力量,作为学院夯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基础的有力举措,通过抓牢思想引领的关键环节、抓好实践育人特色品牌、抓住“三全育人”关键群体,积极探索,多措并举,构建了德育工作新格局,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2021年,学院以优异成绩获评“北京市高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点亮“兵器精神”,抓牢思想引领关键环节

“爱国奉献、奋斗创新!”经过两年时间的讨论凝练,2020年,机电学院正式发布了代表学院学科特色的“兵器精神”,这不仅成为第一个正式由基层凝练的学科特色精神文化成果,也成为学院抓好师生思想引领的实在举措。

近年来,在办学治院过程中,机电学院始终从党和国家的重大需求出发,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结合兵器、安全学科特色,深入开展“兵器精神”大讨论,凝练了“兵器精神”“安全报国”等精神文化成果,并以此为思想引领和内涵核心,积极开展选树“兵器四代人”、打造兵器人物爱国奋斗展、建设“兵器长廊”红色文化阵地和“东花园国防特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专题报告会……一系列“组合拳”将思想引领的精神内核变为学生看得见、摸的到的文化载体,让思想引领的成效落在实处、触动人心。

微信图片_20221214181409.jpg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由机电学院主办的“两弹一星”精神专题报告会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政治部副主任韩长林的报告掷地有声,与会师生爆发出热烈持久的掌声。这是机电学院“强国兵器”大讲堂上的一幕。

在坚持“兵工报国、为国铸剑”的育人理念、锤炼“爱国奉献、奋斗创新”的兵器精神的基础上,学院还积极在课堂教学中深化学科传统与家国情怀相融合、知识传授与红色基因相融合、工程实例与伦理美学相融合。近年来,机电学院以实施课程思政铸魂计划为牵引,通过编写《机电学院课程思政责任点汇编》、定期组织开展教研室教学交流研讨、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等,强化思想引领与学科特色深度结合,实现思政教育的课程全覆盖。

“发挥所学为国贡献,我亦甘之如饴。”机电学院2021届硕士毕业生陈世煜在毕业之际,仍毅然奔赴祖国的大西北,入职某国家重点领域单位,尽己所能,践行北理人的军工报国之志。像陈世煜一样,在“报国担当”使命激励下,机电学子们迸发出拼搏奋进、敢于争先的强大动力。以2018级智能机电系统实验班为例,班级保研率高达72.4%,党员占比达到52%,在各类竞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部级10项、校级50余项,荣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称号,班长许毅获评第十三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微信图片_20221214181453.jpg

2018级智能机电系统实验班合影

“要做好国家重点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首先要抓牢思想引领这个关键。要把一代代机电人不辱使命、为国铸剑的精神积淀,转化为培养时代新人理想信念与责任担当的坚实思想基础。”机电学院院长王成这样表示。

在抓好思想引领的过程中,机电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组织建设上,学院创新学生党支部建设架构,在课题组建立纵向党支部,选树培育功能型党支部;开展党建校企零距离活动,打造党建与产学研共融育人新模式;创办《红快递》理论学习品牌,深入推进“五微一体”网络学生党建工作,形成典型性、有经验、可复制的党建引领长效机制。

学院党委还通过创新制定《机电学院学生党员积分制实施办法》,夯实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构建“三三三”红色学习机制,打造“重点明、层次清、覆盖全”的理论学习体系,全面优化学生党员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微信图片_20221214181532.jpg

近年来,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机电学院党委获批“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学院获评学校“党建工作室”;无人飞航工程系教工党支部获批首届“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研究生机电第二党支部获批第二届“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研究生机器人第二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科普宣讲团党支部获得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三等奖。

提质“科普宣讲”,抓好实践育人特色品牌

“在开展科普宣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能力,向社会大众普及了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科学公益实践中,我们的科学精神、志愿精神得到了极大提升。”机电学院2020级机械专业博士研究生、校科普宣讲团主席陈永进谈到他参加科普宣讲实践活动感受时这样说。

2006年,为积极响应国家“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号召,机电学院创设了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科普宣讲团,以志愿公益社团为载体,着力打造科普工作品牌,筑牢实践育人特色平台,推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此后,一代代科普宣讲团的成员们,走进大中小学校、深入贫困地区,广泛开展科普宣讲和支教活动,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文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为科普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信图片_20221214181601.jpg

宣讲团成员李召婷为方山职业中学校五年级学生讲述仿生机器人课程

“这个课让我意识到原来生活中的有那么多东西都与机器人息息相关,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有机会去研究机器人。”山西省方山县职业中学五年级学生韩鑫涧,听了北理工科普宣讲团的机器人课程后感受颇深。结合北理工定点帮扶工作,科普宣讲团结合机电学院在机器人研究方面的学科优势,设计出了《认识机器人》等科普课程,结合《变形金刚》、《钢铁侠》、《机器人总动员》等热门影片,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再结合小型仿人机器人、智能小车、电机、舵机、传感器等实物展开生动讲解,让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们能对机器人有更多直观认识与了解,也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北理工机器人专业的特色。

多年来,科普宣讲团一直在创新研发课程的道路上悉心钻研,为普及科学知识普贡献着北理工学子的一份力量,用属于自己的特色方式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将小我融入祖国大我和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的责任担当。

经过十余年的积淀发展,“科普宣讲团”不仅成为了全校社会实践特色工作品牌,在学校建设一流大学、涵育一流人才的新征程中,更成为学院创新实践育人,落实科教融合、以教为先理念的“实验田”。截至2022年,北理工科普宣讲团依托科普校园行、方山支教团等品牌活动,累计举办公益科普课堂千余场,惠及万余人次,设计开发精品科普课程230余门,汇编出版系列科普书籍达31万字。作为全国5所高校之一,2022年学院科普宣讲团与共青团中央共同组织开展“一起云课堂”项目,课程覆盖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千余人。

“我们的实践团成员们来自全校不同专业,他们在实践中既服务社会,同时也塑造了自己的精神品格,在开发设计项目过程中,还加强了对专业的理解,为今后的科研打下坚实的兴趣基础。”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韩姗杉介绍说。

微信图片_20221214181643.jpg

机电学院获评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

机电学院打造以“科普”为核心的实践育人品牌,精准抓住了德育与智育的交叉点、抓住了科研与教学的交叉点,让“报国担当”悄无声息的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科技创新的成长发展“刚需”中。2022年,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首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伴随着科普公益行动的开展,北理工学子们也将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与“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紧密联系起来、持续延伸下去,走上一条矢志强国的大道坦途。

构建“德育共同体”,抓住“三全育人”关键群体

“为了国家,为了我热爱的研究,再多的艰辛与努力,都是值得!我也希望我的学生能够这样想、这样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机电学院教授王海福如是说。作为国内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名专家,王海福历经25载潜心研究与默默坚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言传身教培育一流人才,不仅取得了一系列奠基性、开拓性和引领性创新成果,也成为机电学院师生学习的榜样。

微信图片_20221214181716.jpg

王海福指导学生做实验

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师德师风良好、业务水平出色的教师队伍。在机电学院,立德树人,始终是全院师生共同参与的大事。近年来,在学院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三全育人导师为骨干,以学生工作队伍为核心,系、所、中心共同参与,构建了具有“兵器”特色的“德育共同体”。

春风化雨,潜精研思。“德育共同体”有效整合了学院的德育力量,强化了教师主动投身育人、坚持教书育人的鲜明导向,目前学院专业教师100%担任了“三全导师”。在此平台上,学院还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聆听师道”青椒主题沙龙等教师思政品牌活动,建立老中青传帮带机制,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定点联系支部和教师机制、持续规范教师评聘考核机制。近五年来,学院涌现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获得者黄广炎、“北京市先进工作者”获评者王成、“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获得者姜春兰等一大批教师先进个人,不断带动学院教师群体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奋楫笃行、争先创优。

微信图片_20221214181749.jpg

赵会如与学生谈心谈话

设计导学思政和专业宣传月活动、核实学生全员核酸情况,举办心理健康节活动,了解学生近况,联系导师和家长,召开学生党支部书记会议……只要学生有需要,“会如姐”就会出现在他们身旁。一件件“琐碎小事”,一项项联系学生的“大事”,这交织成机电学院辅导员赵会如的日常。

亦师亦友,潜心育人。在“德育共同体”中,始终有一支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战斗队”,他们24小时“随时待命”,认真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近年来,机电学院着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拓宽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平台,促进专兼职学生工作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使他们成为机电学院打造德育“共同体”、共筑育人“同心圆”的关键一环。

经过潜心建设,机电学院秉承着德育工作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重的理念,推动其深度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关工作,组建了一支由“院士-责任教授-任课教师-辅导员-朋辈导师-校外导师”等全员参与、全过程陪伴、全方位指导学生成长的多维协同育人队伍,加强资源联动,形成育人合力。2018年,机电学院获批学校“三全育人”试点单位,顺利完成学院“三全育人”工作品牌建设和“BMOSS管理服务育人创新项目”。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机电学院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办学传统、发扬学科特色,坚持深化“大思政”工作格局,着力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