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三十载,桃李满园芳


——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2022年从教三十年教师风采

【编者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8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一批批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党委宣传部对从教三十年教师代表进行宣传报道,旨在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积极投身学校事业发展,为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张卫正:师者大爱,以身卫正

微信图片_20221212150954.jpg

他热爱三尺讲台,推进研究型教学,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最前列;他爱生如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了近百名硕博研究生;他胸襟广阔、奖掖后辈,不遗余力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他就是机械与车辆学院教师张卫正。

方尺讲台觅春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222.jpg

张卫正带学生去工厂实践

“讲台一上,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张卫正,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1992年回到母校任教,进入能源与动力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从教近30年时间里,张卫正扎根教学一线, 每年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讲授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从教授专业课程到组织生产实习、开展毕业实践,张卫正不仅参与到教学与实践的方方面面,更是走在了教学改革的最前列。

单点效率最高的车用柴油发动机、综合效率最高的车用汽油发动机、升功率最高的特种发动机、总功率最大的舰船用发动机、比功率最大的无人机用发动机……在张卫正主讲的《内燃机原理》课堂上,同学们正围着这五个特殊“成员”观摩、研究、交流。这是张卫正课堂的日常,也是他推进研究型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

“内燃机课程虽然讲的是原理设计,但我们不能只讲理论,而是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实实在在看到、摸到实物,从真实机型研发入手,深刻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多年来,张卫正积极探索教学创新,在《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内燃机构造》《内燃机制造工艺学》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多门必修课上,张卫正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收效。他常说,学生听得懂、用得上、反馈好,他的教学就算成功了。

在学校2016版的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中,《内燃机原理》的课时从64学时增加到了80学时,增加了“翻转课堂”环节,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讨论。课程还额外安排了32学时以上的计算研究实践环节。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大班课改为小班课,每个小班再分为5组,每组7到8名同学围绕着一台发动机边学习、边研究、边计算、边设计。在张卫正看来,这样的教学改革,就是要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我们试图从企业生产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并将其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课题,由此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开展科学研究。”除了在课堂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张卫正还不断开拓学生毕业设计新方式。为了引导学生面向实际需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卫正联系了日照双港活塞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单位。“一方面,我们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我们也帮企业解决了实际困难,促进企业发展。这一做法可谓一举两得。”多年来,这一项目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一致好评,2019年成功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张卫正获得了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优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负责并完成校教改项目2项,参与国际合作教改项目“欧盟Erasmus+项目”1项。

春风化雨育桃李——培养国之栋梁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514.jpg

张卫正和陈国争

“一名教师,只有和学生多相处,宽严相济,才能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三十载春秋,张卫正培养了近百名硕博研究生,他们大多数深耕在动力行业领域,兢兢业业、砥砺奉献。

在培养的众多研究生中,令张卫正印象最深的就是博士毕业生陈国争。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在张卫正的鼓励和支持下,陈国争深度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的复合材料研究,相关成果获得了省部级二等奖。然而成绩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在陈国争刚进实验室时,张卫正安排他在师兄师姐的团队里做一些辅助性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能力的积累,张卫正逐渐让他挑大梁、担重任、做主角。通过多年梯队化的培养和锻炼,陈国争科研能力稳步提升,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科研骨干。陈国争只是众多学生的缩影,学术上的引领、思想上的鼓励、方法上的指导……一批批学生在张卫正的培养下,深耕科研一线、矢志创新攻关。

“对于学生的培养,不能一刀切,要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个人优势,激发学生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培养。”对于希望在学术领域有所建树的学生,张卫正不遗余力地教导并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对学术研究兴趣较少的学生,张老师则会鼓励他们循着自己的兴趣追求未来的人生。虽然指导的方向不同,但培养出来的学生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学有所用,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挥洒汗水,回报祖国。

“除了每周例会外,只要我在学校,我就会跟学生一起吃午饭,加强交流。”既是师者,也是家人。教书育人,在张卫正的眼里,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学业上的困惑,还是就业上的烦恼,学生们都喜欢跟我说。我也尽力帮助他们答疑解惑,与他们畅谈交流。”

在张卫正看来,教育的意义不仅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也是为了让青年人找到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当你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时,那种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张卫正微笑着说。

春风化雨,师者之爱,在于言传身教,在于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头雁高飞群雁随——培育青年教师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601.jpg

张卫正在32教研室上进行教学法分享

“教学是需要传帮带的。青年教师刚走上讲台,可能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有责任来帮助他们尽快达到岗位要求,在岗位上发光发热。”近年来,在倾心培育学生的同时,张卫正又有了新“头衔”,当起了“导师的导师”。

在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张卫正深度参与了学院参赛青年教师的选拔和指导工作,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传授给年轻人。此外,他还积极通过本专业的“32教研室”教学法活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进行细致点评和指导,切实帮助青年教师快速站上讲台、站稳讲台。

在张卫正等教师的指导下,学院青年教师连续三年在北京市教学基本功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优异成绩的背后,不仅有青年教师的汗水,更折射了张卫正等老一辈教师甘当铺路石、默默助人登攀的高尚品格。

“课堂上的1小时,课下准备需要10小时,而课堂上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教学讲授,更需要台下十年深功。为‘师’一天,就要行为世范,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做人的道理。”对于张卫正来说,教师不仅仅是他的职业,更是他愿为之奉献终身的事业。

“我对教师这个职业非常有感情,我父亲、女婿都是大学教授,现在有了小外孙,希望他将来也能成为大学教师中的一员。”简单而朴素的话语却表达了张卫正对教师职业深深的热爱。多年来,张卫正获得了北京市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发动机活塞研发方面,他牵头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参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脉脉深情似春晖育桃李,耿耿丹心如烛光照春秋。在北理工,有很多像张卫正一样的老师,不计付出、不论回报,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高春清:人民教师,无上光荣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829.jpg

出国留学在即,科研项目亦亟待攻关,他说,“我申请暂缓出国”;搞科研,得“坐得住”,几十年如一日,他说,“我甘之如饴”;从徐特立奖学金获得者,到指导学生获得徐特立奖学金、王大珩奖,他说,“当老师是无上的光荣”;……他就是光电学院教师高春清。

“亲爱的高,衷心祝你50岁生日快乐!祝你生活幸福,事业取得更大进步。你在科研中取得了同行认可的成果,我为你是我的学生而骄傲。”一封承载着导师祝福的书信跨越山海,从德国寄送至高春清手中。看到德国导师的真挚祝福,高春清不禁湿了眼眶。虽寥寥数语,却又饱含深情,这既是对高春清工作业绩的肯定,也是此后多年激励他不断前行的动力。

党和国家的需要,是我奋斗的第一方向

微信图片_20221212152033.jpg

高春清和德国导师合影

1985年,高春清以优异成绩考入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工程光学系,从此与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结下了不解之缘,也开启了他科研报国的梦想之旅。

1992年硕士毕业时,正值学校年轻教师缺少、急需新人的时候,在教研室的动员下,高春清放弃了进入一家谈好的重要科研院所,留校成为一名人民教师;1996年,他拿到了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录取通知书,但因科研工作需要,他两次向德方申请延期,在项目顺利验收后一周踏上了出国求学旅途;1999年博士毕业时,他心系祖国和母校,在拿到博士学位证书后立刻回国,投身到教书育人与科研攻坚的前沿……

“1987年,在读大学本科时,我就是一名共产党员了,大三时还获得了徐特立奖学金,党和国家的需要一直是我奋斗的方向。”从教三十年来,高春清始终将党和国家的需求放在心头,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领路人”;始终不忘教书育人初心使命,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与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一步一个脚印搞学术

微信图片_20221212152125.jpg

高春清指导学生科研工作

开展涡旋光场调控及应用的关键技术攻坚,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相关工作在多个顶级期刊发表,获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出版《涡旋光束》学术专著……近年来,高春清带领团队在涡旋光束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而这背后,却是高春清多年的深耕不辍和久久为功。

“为学”一丝不苟,“为研”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与科研没有捷径,久久为功才是正道。”作为“土生土长”的北理工人,自本科入学以来,高春清一直要求自己做到“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

科研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科研条件比较落后,为了获得更好的实验结果,高春清经常工作至深夜,只因夜里的噪声干扰少,更容易获得好结果。

近年来,高春清带领团队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不断创新,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国家重大需求领域重点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团队研制的全固态单频激光器成果曾入选“中国光学重要成果”,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近年来研制出国际上首台探测距离大于20千米的1.645微米波段人眼安全远程相干激光测风雷达;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具有轨道角动量的涡旋光束的研究,在涡旋光束的生成技术、畸变校正技术、矢量涡旋光束激光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出版著作3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30项,荣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的指导教师……丰硕的成果,正是高春清严谨治学、科研报国的最好写照。

弦歌不辍,桃李芬芳

微信图片_20221212152249.jpg

高春清和课题组教师、研究生、毕业生合影

“希望广大毕业生用坚强的意志和广博的知识创造出更好更大的成绩,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在北理工光电学院研究生毕业典礼上,作为研究生导师代表,高春清春风化雨,提出殷殷期望。在开展科研攻关的同时,高春清倾心育人,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坚定的报国理想,引领学生成长,努力培养高水平人才,产出高水平成果。

“今天很荣幸站在这里,获得光学学术领域的崇高荣誉,我一定会再接再厉,传承好王大珩院士的精神,在光学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进。”2017年8月11日,光电学院2014级博士研究生付时尧荣获了中国光学领域最高荣誉——王大珩光学奖。谈及获奖,付时尧直言,“高老师在新型全固态激光器领域的研究和积累为我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他始终面向光学领域的最新前沿,鼓励我探索未知、勇于创新,这些都是我取得创新突破的关键所在。”

今年三十岁的付时尧是高春清的“亲传弟子”,读研期间,付时尧深度参与了科技部973项目课题,因出色的研究成果获得王大珩光学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荣誉。师道传承,博士毕业后,付时尧选择留校任教,继续从事激光光场多维度协同调控技术及应用研究。“因为想成为和老师一样优秀的人,所以我选择留校,为国家的光学事业贡献力量。”付时尧说。

“我一直觉得当一名教师特别光荣。”从教三十载,高春清在人才培养方面不遗余力,学生的论文,他总是逐字逐句反复修改;学生科研受阻,他总是耐心鼓励悉心指导。多年来,高春清培养了8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其中大多数进入航天、航空、兵器、电子、中科院等单位和华为、百度等高科技公司,继续奋斗在科研一线,为国家光学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年教师节,是高春清最幸福的时候。真挚的祝福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很多毕业的学生回到学校与他一起畅聊生活感悟、交流科研收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得到学生的认可,是我作为一名教师最幸福、最欣慰的事。”高春清说。从徐特立奖学金的获得者,到培养出多名高水平青年人才的研究生导师,三十年来,高春清既做“经师”,又为“人师”,为国家重点领域绵绵不断培育、输送优秀人才。

“做出一流的成果,培养一流的人才。当一名人民教师,我觉得无上光荣。”三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高春清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在为党和国家培养一流领军领导人才的教育征途中发光发热。


方丽萍:见证学生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

微信图片_20221212153339.jpg

“作为一名老师,见证一届届学生的成长,和他们一起攻坚克难,收获成功的喜悦,我感到由衷的快乐。” 谈起当老师的三十年,爱笑的方丽萍这样说道。

“来我们学校当老师吧,踏踏实实教书,干一番自己喜爱的事业。”1992年夏天,方丽萍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站在人生重要的关口,对于如何选择未来的职业,方丽萍还有些举棋不定。作为她的师娘,时任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数学系副主任的张学莲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也正是张学莲的指引,为她开启了长达三十年的北理工教学之路。“踏踏实实教书”这几个字成为了她的人生目标和生活写照。

踏踏实实教书

微信图片_20221212153450.jpg

方丽萍(前排左二)与原数学系副主任张学莲教授(前排左三)

“刚来学校时,我上的是研究生课程,由于和学生们年龄差不多,我更注重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课上课下我们经常一起讨论问题,几乎无话不谈。”1992年的秋天,方丽萍如愿来到北理工数学系,从事数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传道授业解惑、指引成长发展、分享生活感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方丽萍,老师身份“解锁”得非常顺利,与学生亦师亦友,这份暖融融的师生情谊也让课堂变得活跃热闹起来。

“2021年东京奥运会,苏炳添一举跑出新的亚洲纪录,请问大家,苏炳添跑步的瞬时速度是多少?”这是在《数学分析》课堂上,方丽萍讲授微分中值定理的一幕。“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知识储备不同,面对本科生,如何把问题讲明白讲透彻,讲得通俗易懂,需要技巧和经验,更需要用心和投入。”为了上好本科生课程,方丽萍会反复研读教材,参加备课会,研究板书……每一处细节,每一个教学设计,都饱含了方丽萍对教学的极致追求。

2018年学校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后,方丽萍主讲的《数学分析》随之进行了“动态改革”。“每一届学生的规模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能力也不同。”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学习,方丽萍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内容,虽然课程每年都讲,但是教学方案年年不同。“听懂了吗?还有哪些不清楚的?有不清楚的一定要及时告诉我。”这是方丽萍经常挂在嘴边话,也是她用心用情用力教育培养学生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方丽萍开始担任《数学分析》课程负责人,课程进度、考试命题、课程内容设计……涉及课程的方方面面,方丽萍都会带领团队成员考虑的细之又细、精益求精,力求将课程打造成为学生喜爱、内容丰富的品牌课程。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不断丰富,方丽萍又开始和团队成员一起制作慕课,面向更多的学生普及数学知识,提升课程的受众面。2022年9月,《数学分析》课程成功登录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不到2个月时间,观看量已达1700余次。

和学生一起成长

微信图片_20221212153411.jpg

“学生思维灵活,接受新事物、新方法、新理论的速度快,对于学生的培养,既要细心指导,更要给与学生更多探索空间,激发学生潜力。”作为研究生导师,方丽萍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驱力。不论是论文选题还是课题研究思路,方丽萍都充分尊重学生意见,在给予详细指导的基础下,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尝试。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重大科学成果、重大科学发现都与数学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方丽萍老师开始带领学生开展“跨界”研究,参与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研究项目等,不断拓展数学应用边界和研究范围。“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特色,不断推动数学与优势工科、精品文科等交叉融合,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潜力。”

“我经常对学生们说,人最重要的是不能丢掉探索欲和学习的热情。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未知的探索,也时常激励着我,要不断学习、充电。”方丽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三十年来,方丽萍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探索新的领域,收获新知识,与学生一起成长。

北理工就像我的另一个家

微信图片_20221212153441.jpg

“我能在北理工教书,离不开师娘和前辈们对我的帮助和指导。师娘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了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回想起三十年的从教生涯,方丽萍的内心充满感激。在她刚站上讲台的时候,师娘张学莲就专门找来教学名师给她“上课”:“传道授业解惑,最关键的都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只有他们听懂、学透、会用,你的课才算是成功的。”师娘的教诲言犹在耳,方丽萍始终记在心里,把学生放在首位。

“教学上有前辈的‘传帮带’,让我更快适应教师的角色;在科研上,有让我参与更多学科交叉前沿项目的机会,带领我不断开拓新领域;在生活上,同事们对我的关心也是无微不至,有时比我自己还细心。学校就像我的另一个家,我也希望把这份爱与关心传递下去,为我的学生们营造家一般的良好氛围。”在教学研究之外,方丽萍对学生的关心就像温暖的春风,无处不在。

方丽萍说,“尽心尽力培养好每一位学生,是我作为一名老师理所应当的事。”绵绵不断地将感恩之心化作孕育桃李的耐心与细心,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生活上,方丽萍都会给予学生悉心的帮助和指导,她经常将自己的办公室让给学生,平时尽量不去打扰,但每到周末或放假的时候,她便会回去打扫办公室,检查设备安全,以便学生能够拥有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多年来,方丽萍已指导了十余名研究生,他们毕业后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但相同的是每一位毕业生都心怀感恩,与方丽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逢年过节的祝福与问候、日常生活的嘘寒问暖,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北理工是我成长的舞台,也是庇护我生活的家,能一直在这样一个有爱、有根、有魂的地方踏踏实实教书,是我最坚定的选择。”三十年来,方丽萍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先后讲授了《泛函》《复变函数》《工程数学》《数学分析Ⅰ-Ⅲ》等多门课程,参与编写教材《数学分析教程》(上、下)等,曾获T-more优秀教师奖等荣誉,两次入选学校“我爱我师”提名。她说,“三十年远远不够呢,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还有很多学生要教呢!”面向未来,她期冀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