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天下、破维发展,推动新时代法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北理工法学教育三十周年侧记

微信图片_20231023141028.jpg

“科技全球治理和新型人权保障,是当前人权全球治理面临的重要议题。要推进人权观念创新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确保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为全人类带来福祉而非风险。”

2023年10月12日,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了中国社会组织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4届会议期间举办多场主题边会,由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科技人权中心七位专家组成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代表团进行了大会现场发言,声音响彻会场。

近年来,学校面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加强精品文科建设,增强文科发展的驱动力、协作力、创新力,着力塑造高质量的文科发展体系,强化理工文学科交叉融合,突出学校特色,奋力打造北理学派,发出北理声音。法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彰显了学校精品文科建设的突出成效。

纪念大会_副本.jpg

“法天法地、弘道弘仁”,1994年,为适应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对法治人才需求,学校设立法学(经济法)专业,2008年成立法学院。自建设以来,北理工法学学科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法治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三十年来,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法学教育逐渐走向了国际舞台,在中国法治建设道路上开辟了北理工新赛道,培养了近4000名通晓智能科技、精通法律知识的复合型法治人才,教师出版著作10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取得智库成果50余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项目60余项。

特色发展,推动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三十年,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而言,时间并不算长。在全国多所高校法学学科竞相发展的时代,年轻的法学学科如何快速提升学科实力,走好精品文科建设之路,实现“弯道超车”?北理工法学院交出了一份特色答卷。

微信图片_20231023141354.jpg

“中国始终认为,应当通过双多边数据保护合作,切实促进基于‘一带一路’的数据跨境流动,充分释放国际合作发展潜力。”2022年8月,由学校国际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参与承办的“一带一路”商事法律合作高峰论坛在西安召开,法学院教授洪延青就数据跨境流动问题作大会发言。

国际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于2018年10月成立,是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学校合作共建的科研教学机构,以“一带一路”建设的法律需求为导向,致力于为行业企业提供管控方案,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提供高质量的智库支持,为学界提供开放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平台。研究院的成立和建设发展,直接带动了法学学科面向国际前沿开展研究与服务,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有力推动了法学学科走向世界舞台。建设以来,研究院主(承)办大型国际会议10余场,为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提供智库支持,获相关部门采纳20余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微信图片_20231023141357.jpg

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国际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揭牌仪式

近年来,学校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通信、空天信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法学院因势利导,主动融入学校发展建设全局,推动优势工科与精品文科交叉融合,通过学校特色学科带动法学学科整体发展,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构建一流平台,建设国家智库,推动法学学科迈上新台阶。

“数字世界的人权不同于传统的司法保障逻辑,不仅是对传统司法工具的升级,更是对司法机制的重塑,这为现代司法文明和人权司法保障探索了一条新路径。”2023年9月20日,学校讲席教授、法学院科技人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延平在“2023·中欧人权研讨会”上作主旨发言,提出了数字人权新方向。

微信图片_20231023141400.jpg

科技人权研究中心是法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作用,以科技人权作为主攻方向建设的新型学科平台。自2008年成立以来,中心聚焦科技与人权交叉融合的前沿方向,践行科技为民,促进科技向善,实现科技发展与人权保障相得益彰,在理论创新、教育培训、资政建言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并于2021年获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基地获批三年来,中心斩获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余篇,多位教师在国家重大人权外宣活动中亮相发声,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关注报道。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融入国际创新舞台,建设国家智库,推动优势工科与精品文科交叉融合,构建一流平台,北理工法学院以独具特色的创新举措,推动法学学科迈上新台阶。在三十年的发展建设历程中,法学学科还先后建设了智能科技法律风险防控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航天局空间法律中心、国家网信办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平台,围绕“法律+科技”“涉外法治”两大特色点高速发展,促进国际法、民商法、法理学和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环境法等基础法学学科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北理工法学创新发展之路。

筑巢引凤,着力造就一流师资队伍

教职工合影.jpg

法学院教职工合影

教师是一个学科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科发展的速度和成效。法学学科始终坚持培引并举、精准扶持、筑巢引凤,造就了一支高学历、年轻化、国际化、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教学与科研并重的优秀师资队伍,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

法学院院长李寿平教授的成长经历就是法学院自主培养人才的典型代表。2001年,李寿平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来到法学院从事国际法领域教学研究。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设立空间法学科平台、建立国家航天局空间法律中心、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谋划“法律+智能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模式,2018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2021年获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成为了法学院自主培育的第一位国家级领军人才。

微信图片_20231023141656.png

李寿平教授与学生们在一起

在学校精品文科建设的战略指引下,法学院坚持交叉融合,走特色发展之路,积极为人才发展搭建平台,提供发展支撑。一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空间法学科王国语副教授已担任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外空法律顾问,并连续多年参与联合国外空委相关会议。杨宽副教授作为国际宇航联太空交通管理委员会专家,参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国家空间立法研讨会等重要国际会议,成为国际法学界后起之秀。

除了自主培养,筑巢引凤、以才引才也是法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法宝。2018年,法学院通过学校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引进了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齐延平教授。他的到来,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他带头申报建设了智能科技法律风险防控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使“法律+科技”的北理法学特色更加突出。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发挥引才作用,吸引肖君拥、洪延青等一批优秀学者来校工作,有效充实了法学学科在科技人权领域的研究力量。

微信图片_20231023141810.jpg

齐延平教授为学生授课

“三十年前,在主楼5层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我们几位教师与当时的系领导一起讨论如何办好经济法专业,三十年后的今天,学院已经拥有了一支近60余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法学学科第一位教师陈君教授作为学院发展建设的亲历者,见证了学院的由小到大,队伍由少到优。

“对内育才,对外选贤”。法学院充分发挥示范效应、头雁效应,打造了“智能科技与法律”“国际争端预防与解决”“科技与人权”等特色专业团队,依靠团队的力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涌现出了一批活跃在法学学术舞台上的青年生力军,学院师资力量整体结构进一步优化。现有专职教师65人,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4人,各级学会组织负责人5人,学院学术影响力全面提升。

德法兼修,培育卓越法治人才

微信图片_20231023141944.png

法学院主办第五届全国智能科技法治论坛


“人才培养是一所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一个学科建设的核心使命。法学学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呼应时代需求?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实践。”法学院党委书记张瑜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是指引新时代中国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统领性、战略性、纲领性文件,给法学人才培养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学院党委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不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全过程各方面,紧紧围绕智能科技迭代发展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对法治人才的需求,致力于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满足时代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既要培养学生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更要注重学生理想品格的塑造,提高对学生成长的正向影响力。”北京市教学名师、法学院教授张艳丽谈道。法学院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作为必修课程,全面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坚决实践者、坚强捍卫者,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强烈家国情怀、扎实法学根底的法治人才。

微信图片_20231023142031.png

法学院学子在模拟国际投资仲裁深圳杯中荣获一等奖并晋级全球赛

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法学院积极响应时代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在国内率先建设“法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项目,致力于培养“通晓人工智能,精通法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法学-人工智能”项目建设中,法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以智慧立法、执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需求为导向,开设了《信息网络法概论》《数据法学》等特色交叉课程,紧跟“新文科”“新法科”的发展趋势,涵盖新兴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前沿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秩序变革,筑牢法学和人工智能基础,塑造复合型、创新型思维。《“法律+科技”复合型高端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获得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2年8月,“模拟国际投资仲裁深圳杯”模拟法庭竞赛传来喜讯,北理工法学院代表队荣获全国团体一等奖并晋级全球赛。近年来,法学院学生在国内外竞赛中崭露头角,在“史丹森”国际环境法模拟法庭大赛东亚赛区选拔赛、全国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竞赛(英文)、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比赛、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比赛等大型模拟法庭比赛中屡获佳绩。

微信图片_20231023142126.jpg

法学院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共建实践性法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法学院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将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环节来开展,构建了实务型人才培养体系。除了带领学生参加竞赛、构建“课赛”平台外,学院还与国际组织、地方公检法部门、行业企业等建立20余个实践实训基地,打造了丰富的实践教育平台;建立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开设了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改革,注重法律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此外,学院还依托“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推进科教融合,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法学学科体系建设上要有底气、有自信。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突出特色”。栉风沐雨三十载,北理工法学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用一个个创新之举回答了“强国建设,法学何为”这一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