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昌振,男,1967年9月生,湖北汉川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和国防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多个专家组成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7次、第九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研究类)1次。以第一作者出版论著3本,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EI收录80多篇,授权(申请)发明专利70多项。十年磨一剑,胡昌振教授的心血耕耘、笔墨播种,诠释了一位教师率真执着、淡泊名利的人格品质;他的勤奋敏锐、严谨治学,创造出丰硕的学术科研成果。
敢为人先,在前沿技术领域求突破
胡昌振教授认为,一个研究方向的确定,必须面向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需求,顺应未来技术发展趋势。1996年他博士毕业时,网络信息安全在国内才刚刚起步,选准信息安全这一全新的研究方向,在把自己多年来所学的多个专业领域知识综合集成的基础上,努力把武器系统体系对抗理念引入到信息安全中,率先在国内开辟了基于武器系统体系对抗理念的网络动态防御技术研究方向。近5年,他主持各类国家级、省部级信息安全科研项目30多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2亿元,并在信息安全若干重要研究方向上取得基础理论与方法、关键技术与系统的重大突破。
胡昌振教授在网络信息安全方向上取得的成绩与他的创新意识密切相关。他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富有开拓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一颗永不满足、勇攀高峰的进取心。2008年,胡昌振所承担的奥运安保某重大项目,正是他把软件技术融合到这个大系统中、把信息对抗理念融入到电子对抗中的结果;在国防基础科研“十二五”某重大专项中,他结合“低密级网络跑高密级应用”的迫切需求,提出自己的方案和设想,提出了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为该专项的顺利立项和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胡教授正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围绕信息安全“知、控、管”技术体系的建立,为构筑国家信息安全防御的钢铁长城而不懈努力。
矢志勤业,在教学科研中立不言之教
业精于勤、行成为思,为寻求学术上的发展,胡昌振教授首先做到了在自己所从事的技术方向上的“心无旁骛、忘我投入”。实验室师生都有这样的感慨:“胡老师是我们办公室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人”。作为科研工作的带头人,他积极倡导献身科研的敬业精神、勇立潮头的拼搏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始终从大局着想,重视科研和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多年的建设,在他的领导下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融合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取得了出色的成绩,科研项目总量和水平都有很大提升。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先后成功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多项国家重大社会活动的安保任务,为学校赢得了声誉,为国家和国防科教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始终教育学生以国家事业为崇高使命,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每当出现重大的国际国内事件,他都主动组织实验室师生,进行讲解与讨论,培养大家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他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设想与创新。时常告诫师生,“做学问首先需要的是悟,需要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否则只会浮于表面。我们如果态度不认真,思维不缜密,则是很难做出任何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
勇于创新,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松劲
为推进信息安全技术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胡昌振教授积极探索 “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技术发展模式,从无到有领导建立了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网络攻防对抗技术实验室、国防科技信息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和软件安全工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学校以及生产应用企业建立了一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发队伍,研发领域涉及信息安全理论、技术、系统与工程等诸多方面,组建了一个国内较有影响的信息安全研究开发平台,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化。
在胡昌振教授主持下,他所在的团队研制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入侵防御技术系列产品。这些系统在信息安全主动防御领域取得了关键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改变了我国在该领域不掌握核心技术完全依赖国外的状况,并已成功应用到国防、公安、军队、金融等多个关键领域,成果推广额超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