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的光芒


——记北理工机电学院科普宣讲团

 

“高等院校蕴藏着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活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习近平

  七年的时间里,他们组织了近三百场科普宣讲课程;

  七年的时间里,他们走过了十几万公里的路程;

  七年的时间里,他们在一万五千余名中小学生心中播下了科学知识的种子。

“我们是全国第一家高校科普宣讲团”

2006年的一天,在首都北京的王府井书店,来自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的张秀云同学在购书之余,发现这里活跃着这样的一个团队——“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那一天,恰逢中科院老科学工作者科普宣教团翁祖平老师正在王府井书店有一场科普知识讲座。带着好奇,张秀云参加了这场讲座,并且与翁祖平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翁祖平老师时任中科院科普演讲团的团长兼秘书长,也是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北京市测绘学会会员。在与张秀云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他觉得研究生作为国家未来的科学工作者,具备一定的科学修养和素质,应该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随后翁老师决定与永利官网机电学院研分会开展合作,在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开展一系列的科普讲座。翁老师的想法得到了机电学院领导和同学们的积极回应,在机电学院分团委和研工委的支持下,他们在20065月组建成立了机电学院科普宣讲团。在当时,这是全国第一家高校科普宣讲团。

 

在成立当天,科普宣讲团在校内举办了第一场讲座《探月工程》,由中科院林元章教授主讲。之后,在同学们的热情组织和积极参与下,宣讲团又在校内连续举办了《地震与海啸》、《航天遥感》和《激光的魅力》三场讲座,这些讲座吸引了大量同学前来听讲,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自此,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的师生们深深记住了“机电学院科普宣讲团”的这个响亮名字。

《飞翔之梦》放飞科普希望

一方面通过举办校内讲座开展活动,邀请中科院科普演讲团老师及其他专家来永利官网进行科普讲座,另一方面宣讲团的成员们也积极参与中科院科普演讲团的日常宣讲活动。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宣讲团的成员们不断积累科普宣讲的技巧与方法。

在社团内部,他们鼓励团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合理选择课题,进行多次模拟试讲,不断改进和总结宣讲经验,并且邀请中科院科普演讲团专家现场进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充分的准备之后,在中科院科普演讲团专家的协助下,机电学院科普宣讲团在王府井书店进行了第一次校外宣讲。宣讲团穆磊同学在王府井书店作的题为《智能弹药》的讲座,此次讲座开创了内部成员对外科普宣讲的先例。一次次的校外宣讲,在扩大宣讲团影响力的同时,为后来的团员们积累了宝贵的宣讲经验。

随后他们开始尝试独立组织科普讲座,由于经验和自身资源的限制,宣讲团只是选择学校周边的一些中小学进行合作。20076月,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机电学院科普宣讲团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进行了主题为《飞翔之梦》的讲座,这是本学期科普宣讲团在校外的首场讲座。

 

随后宣讲团又先后前往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太平庄小学、坨里中学、上地实验小学、北达资源中学、人大附中和北京市二十二中学进行宣讲活动,其中在北大附中、上地实验小学、人大附中等几所学校的宣讲效果最好。经过这些学校校长的沟通与协商,宣讲团决定在这些学校建立长期联系,商定了固定讲座时间,开设科普宣讲课程,每学期定期为学生做科普宣讲。

2009年,随着宣讲队伍和讲座规模的不断扩大,科普宣讲团从机电学院研究生会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校级社团。

“我们做的,既是科普,也是公益”

很快,宣讲团的同学们发现,像北大附中、人大附中和北京市二十二中学这些学校本身就拥有比较优质的教育资源,并不缺乏科普教育。他们开始思考,作为一支学生社团,他们的科普工作应该怎样做才更有意义?

这一次,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北京郊区的贫困中小学。

海淀工读学校是一所以“暂时滞后生”为主的学校,最早与宣讲团进行科普活动合作的学校之一,现已经形成每双周的周四下午前往讲课的合作方式,至今宣讲团已在该学校授课30余次。海淀工读学校的学生多是一些顽皮、不好管理的学生,因此学校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模式。但经过几次授课与课后的座谈,宣讲团的团员们发现该校学生虽然不爱学习,但都比较聪明。针对这些学生,宣讲团在课程的设计与安排上大多数选择以启发性、趣味性为主的课程,比如探索机器人奥秘、神秘的导弹等课程,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良乡希望小学是通过支部共建方式开展的合作单位,并成为社团科普基地之一,同学们每学期义务前往授课3-4次。该校学生主要为当地贫困生,这些孩子们家庭条件十分困难,加之学校硬件设施缺失,教师资源不够,因此学生们接触科普知识的机会较小。宣讲团在该校开展的科普课程以实验性课程为主,通过让孩子们动手参与,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拓宽孩子们的眼光。

 

为了扩大宣讲受益范围,从2011年开始,由科普宣讲团主要负责,机电学院6个年级共同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开赴各省市开展科普宣讲夏令营。如甘肃定西、青海湟中、贵州赫章、毕节、陕西延安、山西太原、福建厦门、新疆乌鲁木齐、黑龙江讷河等地区,均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一方面,由于大部分都是贫困地区,社会实践活动对团员们的意志品质提出了极大的考验;另一方面,通过对各地区的生活和教育状况的比较,同学们也加深了对当前教育形式有了更多切实的认识与思考。

在采访中,上届团长罗毅说,“现在全国高校都在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而在我们看来,当代大学生作为科学知识这一资源的占有者,更应该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我们做的,既是科普,也是公益。”

在成长中发展壮大

对于科普宣讲团来说,最重要是科普宣讲人员的培养。因为宣讲团成员主要以研究生为主,一般成员们只能为社团服务两到三年,加之宣讲人的队伍主要由机电学院的同学组成,在知识结构方面相对单一,对宣讲讲座内容的拓展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吸引更多不同专业的同学加入团队,培养一支稳定的宣讲队伍就成为宣讲团急需解决的问题。

2011年,机电学院科普宣讲团组织了第一届“创新杯”科普宣讲大赛,到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对于这三届科普宣讲大赛,作为亲历者,本届宣讲团团长徐喆感受颇深:“首先是人才选拔,通过三届科普宣讲大赛的成功举办,我们已经从全校范围内吸收进了各个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在他们正式授课之前,我们还会聘请一些专门从事科普教育的专家或社团资深主讲人对他们进行培训,并协助开发、设计和修改课程内容,保证他们的授课质量。其次,在课程内容方面,对于同一课程,针对不同的受众,我们会设置不同的梯度,以保证其听课效果。对于一些比较成熟的课程,我们会将其保留下来并传授给相关专业的新成员,这样就保证了传承性;而这些同学在教学过程中,又会不断添加一些新的东西进来,从而保证了时效性,并且使得课程的质量精益求精,比方说我们现在就有十个精品课程和十个针对我们学校军工特色的国防课程。有时候,针对课程需要,我们还要购买或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些小器材、小道具。另外,我们还会主动要求对方学校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一些反馈性意见,这对我们课程质量的提升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通过科普宣讲大赛,宣讲团吸引了学校里各个学院不同专业的同学参与到公益科普宣讲活动中来。宣讲团也为这些有志参与公益科普的同学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公益实践平台。宣讲团还只是一个院级社团,虽然三届科普宣讲大赛举办以来,社团在学校乃至校外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声望与影响力,但由于比赛对于大部分普通同学来说欠缺一定观赏性,所以很难从商家处拉到赞助。目前社团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是靠机电学院支撑,同时社团负责人也在尽量争取获得一些优秀团体奖学金来帮助社团运行。

上届副团长黄莹无奈地说:“我们也联系过像壹基金这种大型公益组织,但人家觉得我们是小打小闹,规模太小。我们也想让社团的规模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但我们作为研究生,面临着学业与就业的双重压力,课余时间就那么多,除了暑假,平时只能在北京周边进行活动。这种矛盾就导致了社团的规模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无法满足社会上大型公益团体的需求。”

和其他社团能够通过办会展来获取社会赞助不同,科普宣讲团的日常活动绝大部分是外出做讲座,还是去艰苦偏远的地方。对于赞助商而言,社团的活动效果没有那么高的显示度,因此相关单位也不会选择在宣讲团上持续投入。

但是这些困难依旧没有阻挡同学们对科普工作的热情。伴随着宣讲团的定位趋向于公益科普,科普宣讲活动的重心也渐渐落向艰苦偏远地方。在这些地方从事公益活动,让宣讲团同学们感受最深的,更多的是同伴们的友谊和温暖。黄茜同学是本届社团的副团长兼实践部部长,此前去了甘肃定西和新疆乌鲁木齐两地开展科普宣讲工作。她告诉我们,定西之行给她的触动很大。“去了8天,没洗过澡。住宿条件比男生要好一些,刚好有一个空的农家院给我们住。他们就比较惨,只能在教室里面拼桌子垫报纸睡,而且他们还把唯一一床被子让给了我们,虽然这床被子十分有味道——被子的主人是个老烟民,二十多年没洗过澡。”

坚持是因为看到的那种光芒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宣讲团的同学们都提到在那些艰苦地区做科普宣讲活动的时候,最让他们感动的是在那些听课的孩子们眼中看到的一种光芒。这种光芒,让他们觉得他们的辛苦付出是值得的,他们所做的将来会是有价值的。

“一只小蚂蚁在苹果上爬来爬去,无从下口。只要为它掀开一点苹果皮,小蚂蚁尝到了苹果的甜头,会高兴地钻进去”,当初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老师们曾经用这样的比喻来跟机电学院科普宣讲团诠释科普的价值,“科学知识就好比这个又大又红的苹果,科学家们就是要做掀开苹果皮的人,引导青少年们去品尝科学知识的美味。”

宣讲团的科普工作也许没有办法直接看到效果,但当他们收到曾经接受过他们科普宣讲课程的孩子们的感谢信和小礼物的时候,他们总是心情激动。或许一次短暂的宣讲,真的有可能改变其中某个孩子的一生。

 

在采访中,一位宣讲团同学感慨地说:“我们去的那个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都有,其中有三个学生由于近亲结婚,存在一定先天性障碍。有一个姑娘,十六七岁了,还在读6年级。还有个男生,也是由于先天原因,反应有些迟钝,什么事都要比别人慢半拍。但有一件事我至今都还记得,就是我们每次上完课,都要打扫教室,这时候这男生就过来一把抢过了我手里的扫帚,也不说话,就只是用动作在告诉我,老师你别扫我来帮你扫。在上课时,你都能看到孩子们眼中的那种渴求知识的光芒。我觉得,孩子们的这种感激,就是对我的工作最大的认可。孩子们眼中的光芒,就是我一直坚持下来的原因。我相信,也是大多数人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因。”

事实上,这些年轻的科普工作者身上也散发着一种光芒,洋溢着青年人的科学热情和公益理想。如同夏夜里的萤火虫所发出的光芒。虽不似月华独亮,亦不如星辉满天,却吸引着孩子们去找寻,去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