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邹炳锁:科研,与时间赛跑的艺术
发布日期:2013-06-18 阅读次数:
——访永利官网微纳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邹炳锁教授
撰稿:党委宣传部 杨扬 学生记者 赵莹 摄影:郭强
邹炳锁,1965年1月生于吉林柳河,1991年底于吉林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入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做博士后,之后就职于中科院物理所,期间作为访问学者于1996年-199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展学术访问研究。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5年担任湖南大学985二期平台纳米光子学方向首席科学家,2006年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曾任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材料学院院长、现为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微纳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是国内最早从事倡导与开展纳米光子学材料与技术的研究者之一,2010年曾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已在NL、JACS、Small等国内外高水平专业学术杂志发表SCI论文近300篇。
年近半百的邹炳锁教授谈起纳米光子时,眼睛里依然闪现着孩童般的光芒。
小时候的他并没有想到,这一生他会和材料科学有这么一个漫长的约会。
那时他的梦想,在看到山区缺医少药的窘境后,只是希望能成为一名赤脚医生——行走在吉林大山深处的林区农场,为更多的农民和工人家庭带去健康与平安。
现在的他,工作时也会和医生一样穿起白大褂,但他步入的不是病房,而是安装着一台台精密仪器的实验室。在那里,一个个科学奥秘等着他去探索,一个个研究设想等着他去证实。
纳米光子材料的研究,凝聚了邹炳锁一生的心血与付出,危机意识渗透到了他每天的工作中。在他看来,科研是一种与时间赛跑的艺术,只有分秒必争,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纳米光子将改变未来的生活”
近期,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拉托加市林布鲁克中学18岁的女中学生伊莎•哈尔发明出了一个有指节般大小的超级快速充电设备,只需20秒就能将一块电量为零的手机电池充满电!普通手机电池充满电量一般至少需要一小时甚至数小时以上,然而伊莎的革命性发明却将使得手机充电从此变得快速和简单。由于这个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发明,18岁的伊莎一举获得了“英特尔基金年轻科学家大奖”和5万美元的奖金!
伊莎的这个“新发明”就和纳米技术息息相关。
然而说到邹炳锁和纳米光子的相遇相知,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说起。
在吉林大学读研期间,邹炳锁读到了一篇日文文献,内容是关于纳米粉体(也称超微粒)的研究。文献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纳米粉体在未来材料中会有革新性的应用。基于这一观点,邹炳锁开始尝试合成多种透明性纳米粉体材料,制备完成后他发现这些材料有很多的物理特性没有得到真正的研究。出于一个科研工作者的敏感,邹炳锁隐约意识到了纳米材料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他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个新的研究领域上,积极探索纳米材料的物理特性。
纳米光子听起来很玄妙,为了便于我们的理解,邹炳锁教授形象生动地向我们解释道:“目前,电子在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像我们使用的很多电子产品都是电子控制的,但是电子也有弱点——电子有电荷,不同电子空间上在一起会排斥,而光子却能最大限度地弥补这一缺点,因为光子和光子之间是基本不会出现排斥现象的。这意味着微纳米尺度中可以放无数个光子,甚至不同光子还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我相信,未来光计算机会被广泛应用,因为它的运算速度比电子计算机快很多,处理问题的规模也更海量。”
展望未来,纳米光子学将发挥更大的威力,而它们的运用将会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在能源方面,纳米结构尺度下的光子能够转化为能量,可以代替即将枯竭的资源,如正在研究的量子点太阳能电池,不久就能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在环保方面,纳米光子可以协助解决环境污染,使之降低到允许的范围内;值得一提的是,量子点LED是邹炳锁带领其团队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的一款新一代光源产品,过去使用的稀土材料耗费资源较大,现在改用半导体量子点做出的发光器件,耗费的能源更少,尺寸更小,亮度更高;在医疗方面,用量子点标记癌细胞将是未来医学上了解和解决这种顽疾的重要手段;在军事方面,微纳结构的光学隐身将在军用飞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飞机表面涂上特殊涂层就不会被对方看到。目前,很多相关研究还处在实验室试验阶段,但是前景非常明朗。
目前,纳米光子学这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已经在信息、能源、生命、环保、宇航、国防等领域产生了新的重要应用,在我国,纳米光子学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未来的发展前程似锦。在采访中,微纳技术中心的刘瑞斌老师一再跟我们强调:“未来,纳米光子学将有更广泛的应用,非常值得期待。”
“科学,带领我们追求未知的知识”
牛顿说:“真理的大海,让未发现的一切事物躺卧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寻”。
邹炳锁天生对于自然与真理怀有探索的执著与热忱,17岁那年初入吉大化学系,他一头扎入知识的海洋中——在图书馆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在实验室里,他乐此不疲地探索未知的世界。
科学之路,是一条艰难的旅途,只有下苦功夫、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才会有点滴的收获,而对于数理化这样的基础研究更是如此,不仅要有坐得住冷板凳的决心和耐力,更需要常人难以企及的执著和毅力。
1987年,邹炳锁的导师拿到了一个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这是我国早期纳米研究领域的几个项目之一,该项目曾获得吉林省科技一等奖和教育部三等奖。当时,邹炳锁是该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但当时因为经验不足又过于急于求成,邹炳锁在制备实验样品时引发实验用品着火,虽然不甚严重,但是却引起了他深深的反思。在之后的科研工作中,他一再想起当时的这一情节,有时他甚至会把这一经历当作故事一样讲给学生们听,提醒学生们在学术和科研上不能急于求成,要高度重视每个细节,反复求证,精益求精,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个实验环节——因为对于每一个科研工作者而言,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而只有了解细节,你才能发现新东西。
众所周知,科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是一项长期战斗的过程,优秀的科研成果来自于广泛阅读后的厚积薄发,来自于实验室日复一日的长期积累,更来自于个体与团队的通力合作与执著探索。解思深院士是邹炳锁来到了中科院物理所工作后遇到的一位恩师。当时中科院刚刚成立纳米研究的实验室,条件非常艰苦,解思深常常带着邹炳锁一起去实验室废旧的器材里面寻找各种能用的设备或零件,以便收集起来搭建自己的实验室。基于共同的学术理想,两人相互扶持,一起走过最艰难的科研岁月,取得了大量的重要学术成果;2003年解思深教授因发现碳纳米管阵列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回忆起这段难忘的经历,邹炳锁告诉记者:“其实那个时候还是充满乐趣的,逐渐建立起来的实验室有了一些成果,开始在国际上发表重要文章,我们做的工作渐渐在国际上也有了影响。”
事实上,这种苦中作乐的情怀贯穿了邹炳锁的整个科研生涯,科研工作很苦很累很寂寞,但是他却数十年如一日地秉持了一份对真理的执著追求——研究工作枯燥单调,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但解决问题的喜悦吸引着他,困难无法阻止他追寻真理的步伐,反而激发了他更强大的战斗力。
目前,在北理物理学院,邹炳锁正带领同事一起组建微纳技术中心。在他看来,北理工作为一所985高校,光电技术研究基础深厚,理应在纳米光电领域有自己的发言权。邹炳锁说:“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的知名高校已经在纳米光电领域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北理工也不能落在后面,纳米技术的发展会成为其他学科的有力支持,这在佐治亚理工等国际著名高校得到验证,我期待着未来纳米技术能够和更多的学科实现交叉合作,共同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
走近邹炳锁教授,你会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一种力量,那是一种不达目的永不放弃的执著,一种全力以赴勇攀高峰的坚毅——而这些,都是科研工作者独有的特质。
“我永远怀念八零年代”
在邹炳锁看来,八零年代值得他永远怀念,那是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年代。
回忆那个年代的故事时,他的眼睛里闪现着熠熠的光芒,他用难得的抒情语告诉我们:“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很有激情,争先恐后地寻找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气氛真的特别好。”
怀念八十年代,怀念那些可以带着梦想四处漂泊的游子,怀念那些腋下夹着一本诗集在校园里穿梭的可爱学子,怀念那些以思想为荣、身无分文却心忧天下的爱国者,更怀念那些以探求真理为己命的学术大师——是他们用执著和坚守照亮了科学的路途,用质朴的精神和对真理的敬意温暖了每一个后辈者的灵魂。
一个白发苍苍、年近古稀的老者,每天都会爬六层楼梯来和学生讨论问题,这一感人的画面永远地留在了邹炳锁的记忆里——他就是这个故事的当事人。在邹炳锁读研期间,导师李铁津先生为了不影响他的科研工作,每天都会从一楼的办公室来到邹炳锁六楼的实验室,跟他讨论问题、询问实验进展,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带给了邹炳锁深深的感动。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开始辗转于国内的各个实验室去参观学习,慢慢地有了自己独到的发现。毕业前,邹炳锁在应用物理快报(APL)上发表了第一篇国外文章,这在当时引起了极大轰动——一个本科学化学的学生能在物理学的高端杂志上发表文章,着实让很多学生羡慕不已。
邹炳锁硕士毕业的那一年,正逢海南建省。1988年,备受全国乃至世界关注的“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大批人才涌进海南岛寻找发展机会,海南也成为了一批中国创业者的启蒙之地,为了生存、为了梦想,邹炳锁身边的很多同学和同事都抱着“闯海潮”的想法,前往海南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这是喧嚣、躁动的20世纪80年代——充斥着遥不可及又跃跃欲试的梦想,每个人都幻想着自己未来的人生字典里写满了机会、前途、光明和成功。然而,在这片喧闹的舞台上,邹炳锁却选择了进入冷清的实验室,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单调而枯燥的实验研究,他一做就是一辈子。在充满着刺鼻味道的实验室,他每天都在忙着制备各种纳米材料——实验台上留下了他反复实验的身影,研究成果沁透着他辛劳的汗水,每一份的科研成果,呈现出来的时候都是闪亮而光鲜的,但是其背后的艰辛劳作和承受的苦楚,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互动,是学习知识更有效的途径”
邹炳锁在吉大念硕士的时候,一位德国教授来他们实验室访学,那位教授深知中国人不爱提问的课堂习惯,为了激发中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来上课之前,这个教授买了一大堆的圆珠笔芯——做报告的时候,哪个学生提一个问题,那位教授就奖励一支笔芯。
这个小细节,给邹炳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教多年来,邹炳锁不断对比分析国内外的教学模式,他发现海外的教学活动中,师生间互动频繁,而在国内的课堂上,老师往往需要逼迫学生回答问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表明中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高。
从教多年,邹炳锁认为:“课堂上的互动是学习知识更有效的途径。”他非常喜欢学生问自己问题,因为学生有提问的冲动就表示他们有主动追求知识的信念——而只有乐于求知、主动求知的人,才能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邹炳锁要求学生及时查新,他督促学生们一定要看国内外最前沿最高水平的杂志和文章,从中吸取好的经验,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还鼓励学生积极拓宽学术视野,广泛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在他看来,只有了解的综合知识越多,才能对交叉学科有越深入的研究,从事学术研究的潜力也才会越大。目前,邹炳锁的很多学生都已经晋升教授,在国内外各大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邹教授非常重视课题组年轻教师的发展,在采访过程中他多次提到了年轻教师对待科研的实干精神,他说:“希望学校新闻多关注一下年轻教师,他们为科研付出了大量的辛苦和努力,正处于创造的黄金期,非常不容易,希望学校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
很多人,特别是青年学子是从“科学家”这个璀璨夺目的称谓,是从牛顿、霍金、钱学深等一系列让人心系神往的名字开始了解“科学”这一神圣殿堂,继而走上了上下求索的漫漫科学路,然而科学之路也是残酷而孤独的。邹教授告诉我们,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任何一个学术领域都一定会存在竞争,年轻人要想做出成果,一是要有耐心,坐得住冷板凳,二是要主动,没有条件也要设法创造条件去完成自己的科研工作,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而现在,邹炳锁的最大任务之一,也是培养这个方向优秀的年轻人。
“漂泊中的坚持”
1981年,十七岁的他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在吉大读书的日子里他接受了完整理化训练,为之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1988年,他选择留在吉大继续读博,期间遇到了两位良师——肖良质教授和李铁津教授,两位教授高瞻远瞩,在他们的学术熏陶下,邹炳锁选择把纳米材料作为自己的长期研究方向。
1994年,他前往南开大学光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6年,他分配到中科院物理所工作,期间得到了解思深和杨国祯两位院士的帮助和支持,开展致力于纳米材料光学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1996年-1999年,他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开展学术访问研究。
2005年,他担任湖南大学985二期平台纳米光子学方向首席科学家。
2009年,他调入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曾任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材料学院院长,现为微纳米技术中心负责人。
或许在外人看来,他的人生之路漂泊不定——从吉林到天津,从湖南到北京,从海外到国内,他辗转于国内外各大知名院校及研究所,奋斗的脚步不曾止息。但在他看来,无论身在哪里,心都是安定的——脑子里想的永远都是未完待续的纳米材料研究课题,每天要面对的永远都是充满化学试剂和精密仪器的实验室。
又或许在外人看来,他的人生华丽而丰富——北京的大气,湖南的精致,新加坡的温婉,美国的精彩,他都一一品味,他在每个城市都留下了独属于自己的足迹,坚实而清晰。可在他看来,自己人生何曾有过安定和惬意——每天一睁眼,想到的都是课题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品尝到的都是科研工作中残酷的竞争与压力。
理想和坚持是一艘孤舟上的舵盘,让漂泊的人在大海上找到航向和归属。对于邹炳锁来说,二十多年的漂泊生活中,纳米光子就是他最好的朋友,无论他身在哪里,无论他面对何种生活的境遇,只要当他穿起白色的实验服,走进无尘的实验室里,他就能听到好朋友的笑声——在那里,未来的科技在向他招手致意。
一路走来,在科研的沃土上,邹炳锁教授不断耕耘,不断收获。纳米光子材料虽然很小,但是邹教授的梦想却很大,他说:“我希望未来的有一天,纳米光子能够更广泛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初的梦想,他一直紧紧地握在手上,在这条追梦的旅途上,他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和自己比拼,在他看来,做科研,要做就做到最好!
(审核:张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