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坦克制造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记坦克设计制造专家苏哲子高级工程师
发布日期:2004-01-12 阅读次数:
他,苏哲子高级工程师,一个战斗在坦克制造业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30年来,他与同事们一起,在推动我国第一代坦克和自行火炮的诞生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坦克制造工业的腾飞插上了坚强的翅膀。
苏哲子1936年出生在陕西咸阳。1954年,18岁的苏哲子带着质朴的泥土气息踏进科学圣殿的大门。他以当年高考的优异成绩被选入北京工业学院(现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第三机械系坦克设计专业学习。从此,他开始实现作为一名工程师这个孩提时代就萌发的志向。还是在念中学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随几个同学去学校附近正在兴建楼房的建筑工地。看到一人在看一张蓝图,那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线条。经询问才知道这是施工图纸,施工人员就是按照图纸把大楼盖起来的。图纸的设计者叫工程师。这是苏哲子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图纸,也是第一次听到工程师的名称。“我将来也要当一名工程师!”也随之成了他当时在心头萌生的第一个强烈愿望。
上了大学,他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他感到眼界是那样地开阔,知识海洋是那洋的宽广。他更加如饥似渴地学习,吸吮着知识的琼浆。高等学府规范化的教育宛如甘露滋润着他追求知识、探索科学的焦渴心田,严谨的机械制造理论,培养了他思考慎密精细、作风严格扎实的素质。
1958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党和国家作出了尽快研制出我们自己的坦克的决定,鼓舞着千千万万军工战士的斗志,也激荡着学习坦克专业的苏哲子那颗年轻人的心。在他大学毕业前的实习期间,就主动提出别研制坦克第一线去的申请。鉴于他学业优秀的情况,他被上级领导破例批准参加了我国第一代轻型坦克的设计工作。
1959年,伴随着轻型坦克初样车站立起来的同时,苏哲子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正式分配到国营674厂,继续从事轻型坦克的研制。他担任传动操纵设计组副组长、车体设计组组长、审核组副组长。他是坦克核心部分——传动和操纵部分的主要设计师,还负责图纸和技术条件的最后一道技术审查工作。这对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的苏哲子来说,担子不能说不重。然而,凭借他进取的勇气、扎实的学识、旺盛的精力,他勇敢地挑起了重担,满腔热忱地投入工作。
坦克虽然早己在世界上做为常规武器被广泛使用,但要把它设计制造出来。在中国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坦克是一种高技术机械运动物体。全身由上万个精密零件组成。要分毫不差地加工出来,并组成一个运动自如的整体。其各项技术性能还要达到当时比较先进的水平,无疑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生产这种重型机械缺乏经验,就更增加了研制中的困难。苏哲子在研制过程中就先后遇到变速箱齿轮断齿、履带板断裂、负重轮开焊脱胶、干衡肘断裂、扭力轴折断等重大技术难题。创业是艰难的,然而敢于创业的人并不惧怕困难。苏哲子和同伴们就是一群勇于创业的强者。他们迎着困难上,以顽强的毅力,发挥自己的才智,刚辛勤的汗水,在荆棘丛生的原野上开辟山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研制过程中,苏哲子夜以继日地紧张查阅资料,构思方案,计算数据,设计图纸。深入车间指导加工,与工人一道安装调试,奔赴试车现场记录试验数据,与技术人员一道研究解决技术难题……设计室、实验室、车间、试车场,处处无不留下他的足迹。无不洒下他的汗水。18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成功属于坚韧者。在苏哲子和同伴们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三轮的试制试验,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1962年成功地造出了我国第一代轻型坦克——131轻型坦克。经国家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投入批量生产。
坦克研制成功的消息传来,使得人民解放军装甲兵主管科研的副司令员欣喜异常,赞之为“我们的金娃娃”。第一代坦克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坦克工业由修理到制造的新时期,也为其他履带式军用车辆的生产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78年,131轻型坦克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8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重大转折的一年。为了提高炮兵的机动作战能力.中央军委提出实现火炮自行化的目标,确定首先研制 152毫米自行加榴炮的课题。这一重大的研制任务再次落到苏哲子及其同伴们的身上。此时的苏哲子已到了不惑之年,岁月的流逝,实践的磨炼,使他在思想上、技术上和工作上更臻成熟。他被委任为总体设计组组长和武器设计组组长,承担了初样车阶段的总体设计工作,开始了又一次新的科研攻关。
火炮自行化,就是要改变过去火炮依靠车辆牵引的落后状况,把火炮与牵引车辆结合为一个整体,使火炮可以直接行驶,从而大大提高火炮的机动作战能力。显然,这外“结合”,不是简单的“量”的集合,而是复杂的“质”的飞跃,是一次新创造。苏哲子在这场“创造”活动中,充分显示出他的才华和胆识,为152自行加榴炮的诞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经过艰苦的探索研究.与同伴们完成了动力传动部分前置,合理布置了风扇及风扇传动机构,大胆采用二级行星倒传动;在动力部分落实了管片式水散热器及机油热交换器;操纵部分采用了助力系统;为了提高行动部分寿命及车辆行驶速度和平稳性,合理地落实了扭力轴和筒式减震的悬挂系统,确定了组合式双负轮及挂胶履带结构。并会同127厂较好地落实了152加榴炮的总体结构方案。由于确定的总体尺寸合理准确,保证了第一台样车总装时,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底盘的总装工作,受到人们的赞扬。
初样车完成后,苏哲子又担任试车队副队长,具体组织试车、射击等项试验工作,先后完成了哈尔滨地区冬季试验、南京地区热状况试验、碾子山火炮射击摸底试验和海南岛热带试验以及车辆震动试验,取得了大量试验数据和资料,为精样车的设计提供了极为可贵的资料。上级对初样车的评价是:总体布置合理,体承载能力大,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机动性能较高,火炮前装方案较好。鉴于苏哲子在初样车研制小的突出表现,1980年5月,他被任命为研究所副所长,同年9月又被原兵器工业部任命为厂副总工程师,继续主持精样车的研制。经过刘初样车的不断改进,精心设计,精心制造,到198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辆大口径自行火炮——152自行加榴炮终于胜利生了。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组织验收,被一次通过.批准设计定型,列为1984年国庆 35周年受阅的新式武器装备之一。
通过这次研制。不仅推出了我国第一种大口径内行火炮,而且创造了第一个动力传动前置的自行火炮通用底盘。在此底盅上可发展变型一系列不同种类的自行火炮和军用工程车辆,目前已定型的有4种, 152自行加榴炮荣获兵器部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苏哲子在自行火炮研制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功,显露了他横溢的才华。然而,人的才华就象火花,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劳动,再劳动。苏哲子获得的丰硕成果.是他辛勤劳动汗水的结晶,是对他科学求实态度的报偿,是对他进取拼搏精神的赞颂。在5年的研制时间里,苏哲子是在一支铅笔,一张又一张图纸的伴随中度过的。人们能常常见到他连续七八个小时趴在图板上苦苦思索,孜孜以求。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开“夜车”,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刚灯光迎来了日出。在安装调试过程中,他整天与工人师傅一趄摸爬滚打,在工人师傅的眼里,苏哲子分明是和他们一样干活的普通工人。在初洋车试验的日子里,他刁;畏辛劳,南征北战。南方热区试验,阳光烘烤,使得山钢铁堆起的火炮车内温度高达摄氏40多度;塞北寒地试验,冰天雪地,手一碰上甲板凉的透心。酷热和严寒,动摇不了苏哲子的意志,他总是身先士卒,争分夺秒坚持试验,往往在车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一丝不苟地记录试验结果。正是这种脚踏实地,艰苦拼搏的精神,才使他在事业上卓有成就。他参与和领导研制的自行火炮,不仅完成得好,而且完成得快,成为当时国防重型科研项目中最早定型的一个。
1984年10月1日,北京,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正在隆重进行。 152自行加榴炮方队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当苏哲子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时,心情激动不已,一股为祖国和人民作出贡献后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的暖流涌遍全身。 152自行加榴炮圆满完成受阅任务。受到中央军委的通报嘉奖。苏哲子也因在门行火炮研制中的显著成绩而受到原兵器工业部记功的奖励。
1984年2月。苏哲子被任命为工厂总工程师,加在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这又是一次机会。使苏哲子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纵横驰骋,施展抱负,为企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作为二厂总工程师,苏哲负责全厂的技术工作,主抓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为了企业今后的发展。也为了我国坦克工业的发展,他又向更高更新的目际冲刺。1984年以来,在他的领导下,陆续开发研制了6个军用新产品,有122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762履带式火箭扫雷车、改进型653坦克抢救牵引车、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底盘、履带式军用挖掘机、155毫米自行火炮等。他不但全面组织领导技术开发工作,而且由国家机械委任命.亲自担任研制155毫米自行火炮的总设计师。
155毫米自行火炮是当代比较先进的火炮。射程远、杀伤半径大、机动性强。美、英、法、联邦德国等国家已经研制了几代产品,并出口许多国家。为了搞出自己的同类产品,并争取打入国际市场,苏哲子领导参研人员对国外同类型产品进行了认真分析对比、探索研究,独辟蹊径,提出了火炮射程最远,弹丸威力超过美国,任意角度装填的供输弹机;具有的手动、半自动、自动操瞄3套火控系统;机械双流传动装置、铝合金负重轮、高强度扭杆、液压和液压助力操纵、风冷发动机、T型结构车体、自动定位走向、三防和灭火抑爆系统的指标要求和总体设计方案。经过近2年时间的努力,完成了样车的设计制造。1988年11月,该样车参加了北京第二届国防防务展览,为36个国家的300多名外宾和解放军三总部、各大军区的领导进行了表演,取得圆满成功,受到领导和外宾的好评,并被一些国家选中。
1985年以后,根据中央军委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和决策,我国的军事工业由生产向技术储备型转变。为适应这种转变,作为企业,一方面要拿出一定的设备人力投入新的武器的研制,另一方面要开发民用品生产,既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又解决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问题。
苏哲子总工程师又勇敢地涉足开发民用产品的领域。他与厂领导一起选择了起点高、上马快的引进技术、联合制造的路子,与美国德莱赛工业公司合作。生产160马力机动平地机。这种子地饥是大型饥场、港口、水电工程建设高需求的施工机械。为了尽快消化掌握这个先进机械的生产技术,苏哲子又一头扎进书海和资料堆里。一次次黎明的曙光在他的两鬓染上了秋霜。已过不惑的年龄又自学起第三外浯。在赴美考察期间,他无暇光顾异国的风光。一下飞机就投入紧张的工作,参观、学习、研究、谈判……过度的劳累以致病倒在异国他乡。病中仍不阵地工作、学习。他的刻苦勤奋精神.深深感动了美国合作伙伴。经过一年多的奋斗,平地机顺利投入了生产。产品在国内畅销。
从1985年到1989年,在苏哲子的亲自领导下.连续开发出3个支柱新民品:wy125全液压回转式挖掘机,被誉为达到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履带式三支点打桩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进口替代产品;160马力机动平地机,国产自制率达40%,部分零件将返销美国。
30多年来,苏哲子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精力和热情都无私地奉献给祖国常规兵器研制事业。他从技术员起步。成长为今天的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工厂总工程师。时代把他推上高峰,成就更使他光彩照人。30多年中,经他参加和领导开发研制的大型复杂产品有14个。其中5个获得部级和国家级奖。多项产品出口外国,为国家创汇数亿美元。在成就和荣誉面前,苏哲子并没有孤芳自赏。作为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新中国知识分子,无止境地追求与拼搏是他的特色。今天的苏哲子仍在奋斗人生。
自86年至今为外贸155自行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由单炮技术到武器系统技术抓总对他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作为武器系统抓总要求他具有广阔的技术知识,很高的技术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及对技术的分析处理能力,除具有自行炮方面的技术和单个产品技术抓总能力外,还应具备指挥、侦察、气象、雷达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他过去从未接触过,连基本的概念,技术术语都不懂的人来说的确难度很大。苏哲子同志在困难面前不退却,他下定决心,在工作之余、抓住一切机会学习,与各方面的专家研讨。他的勤奋、努力结出了丰硕成果,由他牵头的几个项目不仅满足出口外贸的需要,为国家创了上亿元的外汇,而且使我国单体组成的武器系统挤身世界前列,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由10种单体组成的武器系统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