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大学:中国高等教育的先驱
——北理工中法大学校史系列专题报道
发布日期:2014-12-22 供稿:宣传部 王征 摄影:校史馆
编辑:新闻中心 王征 阅读次数:北京中法大学全景(现址为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
【编者按】二十世纪初,在为振兴中华而求知求变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一批中国大学应运而生,虽然未能改变积贫积弱的中国,但也肩负起一定的时代责任,为国家民族培养人才。
1950年中法大学本部及数理化三系并入北理工前身华北大学工学院,中法大学校史也成为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法大学是中法交流中瑰丽的篇章,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开拓了众多新模式、新做法,为后人研究借鉴。在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年终之际,发表此文,以纪校史。
1920年,在火热的赴法勤工俭学运动蓬勃开展之际,在一批批中国青年走向法兰西,寻找振兴中华的良策之际,北京中法大学在蔡元培等人的推动下成立。次年,里昂中法大学也应运而生,设有文、理、医、农等众多学科。中法大学这所地跨两大洲,由中法双方共同管理的全新模式的国际化大学,由此开始了它30年不长却又精彩的历程。
从“豆腐公司”开启中国大学的国际化之路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高校纷纷将国际化战略作为提升办学实力,与国际接轨的当然之选。殊不知在近一个世纪之前,在中国现代大学刚刚诞生,探索发展的初期,有这样一所学校已经开历史之先河,横跨欧亚大陆,开启了中国大学国际化之路。她就是诞生于1920年的中法大学,虽然存世仅有三十年,但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历史上的独特贡献,不容小觑。
然而这座开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的传奇大学,追根溯源,却源起一座开办法国的中国豆腐公司,欧陆风情遇到中国特产,却书写了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也缔造了国际化的中法大学。
上图:李石曾在法国创建的中国豆腐公司;左下图:赴法勤工俭学班合影;右下图:李石曾先生
1902年,年仅21岁的李石曾,作为清末军机大臣李鸿藻的儿子,凭借显赫的出身,以使团随员名义赴法,修习农业、生物和社会科学等,成为较早一批接受西方正规高等教育的饱学之士。旅欧学习期间,李石曾用化学方法着重关注了大豆之功用,证明了其营养可与牛奶、肉食相当,同时又将素食与肉食作为进步与蒙昧的划分,李石曾成为忠实的素食主义者。带着这样的信念,他启动了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创办豆腐工厂、把中国豆制品引入法国,为此他返乡筹款,募集工人,中国豆腐公司创建,不仅在法国推广了中国豆制品,在工厂内也形成了一个华工群体。
正是为了提高华工们的文化素质,李石曾尝试开展“以工济学”和“以工兼学”两种学习模式,前者为中国留法学生提供勤工支持,而后者则为工厂的华工提供学习机会,李石曾不仅亲自讲学,还邀请蔡元培等人共同参与。经过几年运行,这一诞生在豆腐工厂里的学习模式,终于在李石曾等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形成了轰轰烈烈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并于1917年在北京西山碧云寺成立法文预备学校,随后各地先后建立类似学校二十余所,1700余名胸怀救国梦的中国青年由此远赴法国,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他们中的周恩来、邓小平、陈毅、钱三强、严济慈等成为新中国的一代栋梁。
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之际,民国初年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个历史机遇的出现,推动了留法勤工俭学的“升级换代”。这一时期国内兴起的“退还庚款”运动,美国的庚子退款建设了清华大学和中国一战战胜国的身份,也对法国退还“庚款”带来直接的推动,在李石曾等人的游说下,法国版的“退款兴学”得以启动,并设立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落实了退款事宜。
1920年,汪精卫、吴稚晖、李石曾和蔡元培等人在法文预备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北京中法大学,蔡元培任校长。同年,里昂中法大学在法国正式建校,虽然仅由一座里昂西郊的旧兵营改建而来,但是这也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史的先河,是中国大学在海外建设的第一个海外机构,也直接促进了中法交流,与北京中法大学遥相呼应,使得中法大学真正成为了一所国际大学。次年,在比利时创设晓露槐工业专修馆,近一步加强了中法大学的国际化背景。
至此,经过十年多的发展,从法国中国豆腐公司的工人夜校,到横跨欧亚大陆的近代中国第一所国际化大学机构的设立,在那个国内外风云变幻的年代中,李石曾这位生在相国之家,却执着“豆腐”理想,奔走四方,推动留法教育,振兴国家之崇高思想和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国际教育的桥头堡
在里昂市西区,有一座小山,小山顶部一座古老的兵营,叫做“圣•伊雷内堡”,在里昂大学和里昂市政府的支持下,里昂市政府用每年一法郎的象征性租金,将这座老兵营租给了中国,方便中国学生能够免费进入里昂大学走读,这里距离里昂大学步行仅需要十五分钟。经过一番艰难的资源筹措,1920年开始招生,但是里昂中法大学招生之初还惹出了一场不小的“风暴”。
在里昂中法大学建立之前,开展多年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已经将近两千名中国学生输送到法国开展勤工俭学,一边做工,一边学习,甚至是几人一组互助,几人做工供一人学习,学成后再行轮换,十分艰苦。当得知由中国人设立的里昂中法大学开始招生,并能提供一定生活保障后,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无不心生向往,但里昂中法大学并未对他们敞开大门,两方矛盾激化,为了争取就学机会,在周恩来、赵世炎、陈毅等进步学生的策划下,一百多名学生冲入里昂中法大学,被法国警察包围,形成对峙,这就是著名的“占领里大”事件。包括陈毅在内的百余名中国学生被遣返,国内招收的学生才正式入住就读,伴随着办学资金的逐步到位,里昂中法大学才逐步面向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开放招生。
法国中法大学办事处
“占领里大”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在中国学生海外求学的迫切愿望,而积贫积弱的国家能提供的也只有这一座海外教育“桥头堡”,能为中国留学生提供走入欧洲一流大学的难得的帮助。
中法大学作为国际化办学的先驱,其在海外建设的留学机构,成为其与众不同的优势资源,其中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和比利时晓露槐工业专修馆是中国大学仅有的两处海外分部。但是这两所机构距离真正的大学还相去甚远,它们都建立在与该国著名大学毗邻的区域,其真正的作用和重要意义是为赴海外留学的中国学子提供基本的学习条件和集中住宿,极大的降低了留学海外的生活成本,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留学学子提供学习资源和费用方面的保障与支持。但是,真正的本科教育都需要进入到法国或者比利时的大学中继续深造,这样的模式,应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已经实属不易,也确实为赴法留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从幼稚园到大学
李卫是中法大学校长李麟玉的儿子,他和他的同学李彦在中法大学度过了他们全部的教育时光,他们曾经合作写过一篇关于孔德学校的回忆录。
孔德学校是中法大学举办的基础教育,这所以法国哲学家孔德之名命名的学校,崇尚博爱的思想,是一所“十年一贯制”的学校,从4到6岁开始招收学生,培养至高中一年级,重视美育和实践,全新的师生和谐关系等,都开创了当时基础教育的先河,一批社会名流均将自己的子女放在该校培养,其中较为知名的就有李大钊、周作人等,钱三强和吴祖光也是孔德学校毕业生中优秀的代表。
在李卫的印象中,他在中法大学度过了无拘无束的幼年、童年、青年时光。自小学一年级开始男女同学就在一起上课,直到中学毕业,这在当时是首创;在辛亥革命后提倡的妇女剪发运动中,孔德学校也走在前列,入学时女生大部分都是童式短发;学校不用市面上出售的现成课本,大部分是老师自行油印讲义发给大家。
北京中法大学孔德学院
孔德学院有两个专用的“美术教室”和一个“劳作教室”,小学部有一专用“自然教室”,中学部有一“科学馆”,上生物、化学、物理诸课时,可供给学生做表演试验或者供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此外,小学部还有一处小动物园和一处小植物园。
那时的李卫小学时最喜欢自然教室,这间教室是他和同学们最向往的地方,因为教室里有很多标本、模型。这间教室很大,分两部分,一部分上课,可容五、六十个学生,有玻璃黑板,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新鲜事物。上课也寓教于乐,他回忆说教自然的陈老师就充分利用实物和表演试验。李卫第一次看到马德堡半球是在自然课讲大气的时候,当时老师挑了班上有名的“大力士”,他们拼了命也没拽开。
中学部所谓“科学馆”是一栋两层楼房,每层分为两部分;大的一部分是教室,有实验台,小的一部分是储藏室,存放仪器、模型、化学器皿、药品等等。一楼供上化学课用;二楼供上生物课和物理课用。初中的动、植物课就在这个楼上做实验,内容主要是用显微镜看各种细胞。
到了高三,李卫物理课的两位老师王述英老师和谢簃老师都是当年在中法大学后来在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一系任教的大学老师。
中法大学自1920年10月建立,仿效了法国大学区制的教学体制,到1932年成立药物研究所,十多年间,成立了幼稚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专科,同时还建立了研究所和海外留学机构。大学包括文、理、法、医、商学学科,并设立有多处疗养院和数千亩的农林试验场,海内外单位多达35个,成为一所学制独特的综合性大学。当时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实现了小而全的教育体制探索。
民国时期的“产学研”结合
原来在北京前门大街一带立着的都是方形有孔的水泥电杆,这些电杆见证的是20年代中法大学和企业相结合、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相结合的范例。
1906年,北京华商电灯公司(北京电力系统的前身)在其开业之初,安装的是英国阿林麦格厂生产的两台150W发电机,由英国派驻的工程师伯金翰负责安装和日常维护,掌握着电灯公司的技术大权,但在1920年前后,他告老回国了,使得公司一度出现了技术真空。公司总办冯恕等人焦急之时,得知中法大学拥有一批懂电气、会机械的专业人才,便前往求助,中法大学及时伸出援手,安排理学院讲师魏希尧前往担任公司总工程师,接替英国人遗留下的工作。此后,又有数位中法大学教师参与到公司的技术工作中,他们工作勤勤恳恳,与职工打成一片,为北京电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直到1937年,中法大学的教职工为管理和发展北京的电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中法大学学生学习生活留影
中法大学在工程师培养方面颇具特色,在民国时期首开“产学研”之河,不少学生都将电气、机械等作为自己的学习方向,并且他们很多都在工厂实习或工作过,既有科学、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正是当时中国急需的人才。北京中法大学在工程类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仅建设了自己的附属工厂,也为当时社会提供了有效的工程技术支持。
当年的中法大学虽然只存在了30 年,但是它在中国教育史上却是颇有特色的一所大学。中法大学停办后,校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也就是今天的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中法大学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和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为北理工的建设带来丰厚的文化遗产,并激发着北理工人在一流大学的建设中不断奋进。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世界发展趋势,一流的大学必须以培养具有全球胸襟、国际化视野、跨文化思维和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人才为己任。办学国际化可望成为新时期北理工文化在延安精神、服务国防基础上的第三个特色得到继承和弘扬,成为加速推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文化保障。
——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校长 胡海岩
备注:中法大学校徽图案释意,雄鹰——自由,天平——平等,握手——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