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永远的先生
发布日期: 2021-06-16 供稿:北京日报
编辑:吴楠 审核:刘晓俏 阅读次数:原文标题:永远的先生
原文链接: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1/20210609/20210609_m.html#page3
夏日骄阳似火,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良乡校区里早已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绿荫掩映中,徐特立图书馆巍巍而立,自2008年落成投入使用以来,图书馆每日迎接万千学子。这一天,图书馆迎来一位特殊客人,她便是徐特立唯一的孙女徐禹强。
在图书馆一层大厅的徐特立先生雕像前,徐禹强深情注视、静默良久,再度回忆起祖父的一生。二十世纪初,中国遭受列强侵略、政治黑暗、民生凋敝之苦,大批有志之士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而徐特立选择的是“用教育改革人心”。
徐特立曾向徐禹强讲述自己早年办学的经历:“1905年,我和何雨农、姜济寰在离长沙城30里的樃梨镇办了梨江高小,收农民子弟入学。我给自己立了一条‘不拿薪水,只吃饭’的规矩,教了好几门课。”当时学校离家50里,徐特立吃住都在学校,甚至儿子出生时,妻子怕他分心都没有告诉他,直到他中秋节放假回家才得知。徐特立说:“我没有由于自家的私事缺过一点钟的课,虽然受尽辛苦煎熬,但精神非常安慰和愉快!因为我已决定为社会服务,我希望一家之困难,随整个社会解决而改善。”
徐特立图书馆内的“老院长徐特立纪念展”常年向学生开放,徐禹强在北理工徐特立学院学生的陪同下仔细观看,徐老用过的面碗、听过的唱片等实物和资料,让她唏嘘不已。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徐特立短暂担任湖南省临时议会副议长,但他看到议会内部争权夺利、背叛人民,于是愤然辞职,“从此以后,我就变成一个教育救国论者”。
1912年徐特立创办了长沙师范学校,后来他在《六十自传》中写道:“长沙县(包括现今的长沙县和长沙市)的教育,民国八年(1919年)以前,差不多都是我一手办的”。徐特立在教育救国的道路上艰辛跋涉、艰苦创业,教育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像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田汉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1926年冬至1927年春,随着北伐战争的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迅速在全国兴起,徐特立认识到了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从此,他坚定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希望。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疯狂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对腥风血雨的白色恐怖,1927年5月,半百之年的徐特立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树立了一生不变的信仰。
据徐禹强回忆,祖父提及当时入党说,“我想不到共产党还要我这样的老古董,我实在高兴得很!”入党之后,徐特立感觉“从此真正获得了新生”,将全部身心投入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中去。在徐特立的鼓励下,他的两个儿子先后参加革命,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34年10月,57岁的徐特立参加了长征,他回忆:“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自抵卓克基以后,我的衣服,从脚上的鞋一直到头上的帽子,都是自己缝的。在缺乏粮食的草地,我也一般的吃草。”
到达陕北后,徐特立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陕甘宁边区的教育事业之中。1940年8月,徐特立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所理工农大学。当时面对种种办学困难,他发动大家挖窑洞做教室,垒砖头木头做凳子,以土地为纸,以树枝、鸡毛管为笔……他在学院试行教育、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思想,为抗日根据地也为全党培养了第一批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学校不断发展演变,最终成为了今天的永利集团3044欢迎光临。
今天,在北理工这座以徐特立先生命名的图书馆前,徐禹强对学生们读了毛泽东在徐老60岁大寿时写的信:“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
分享到: